清华大学慕课下载:环境工程原理(国家级精品课)
类型:公开课
主讲人:胡洪营,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物学教研所教授、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[8] 。在科研方面,主要从事再生水安全利用研究,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城镇水回用委员会(ISO TC282 SC2 )主席 [1] 、国际水协(IWA)再生水专家组成员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[9] 、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学术职务;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[10] 和教育部、建设部、环保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奖励多项。在教学方面,主讲的本科生课程“环境工程原理”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,主持编写的《环境工程原理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;先后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、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、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教学奖励。
教学:主讲本科生课程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》和《环境工程原理》(国家级精品课程)。主持编写了国家重点规划教材《环境工程原理》和土建学科重点规划教材《水处理生物学》,参加编写国家“十五”重点规划教材《环境微生物学》等。
研究方向:长期从事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、区域水循环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的研究,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、再生水水质标准、再生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、再生水安全消毒技术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、区域水循环利用系统与模式等。
围绕再生水水质保障与安全利用这一核心目标,通过主持和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课题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,针对污水再生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的健康与生态风险产生机制、控制技术原理以及再生水生态毒性评价等开展了较为系统、深入的研究,提出了“水质生物风险与化学风险协调控制、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与再生水利用过程联合优化”、“区域水资源介循环利用模式”等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技术路线,在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。
荣誉与奖励:2021年 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 [13]
2020年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[14]
2019年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[15]
2019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卓越贡献奖 [16]
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[17]
2017年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[18]
2011年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
2010年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
2009年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[4]
2008年 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
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,杰出青年基金
2008年 国家精品课程《环境工程原理》
2007年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2006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
2005年 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
2004年 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
张旭,清华大学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教研所,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研究领域:(1)劣质地下水净化技术(2)污染场地修复技术(3)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
奖励与荣誉:
1.“受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及修复的管理技术体系研究 ”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,2009
2.“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”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2007
3.“包气带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”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2005
4.“大庆市水环境研究与管理”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1999
黄霞,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、水环境保护教研所所长,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际水协会杰出会士(IWA Distinguished Fellow)和膜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席、Frontie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Engineering执行副主编。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、污水资源化与能源化新技术,包括膜法水处理技术、生物电化学技术等研究。
教学:主讲《环境工程原理》(本科生)、《水处理工程》(本科生)。曾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、北京市优秀教师、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、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次。
学术兼职:
1.国际水协(IWA)膜技术管理委员会副主席(2014-今)
2.国际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Engineering,执行副主编
3.国际期刊Water Science & Technology, Associate editor
4.国际期刊Desalination, Editorial Board
5.《环境科学》、《环境科学学报》、《水处理技术》、《膜科学与技术》杂志编委
研究领域:
1.膜法水与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
2.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与同步产电技术与机理
3.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及机理
4.污泥减量与资源回收技术
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,高等学校科技进步等省部级一等奖5次,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 2009年度十佳论文奖。
学院介绍:清华大学(Tsinghua University)是国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建设大学,是中国顶尖学府C9联盟,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、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清华大学—剑桥大学—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。在百余年间,清华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课程简介:“环境工程原理”是清华大学于2003年在国内率先开设的一门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。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8月将该课程列为环境工程专业9门核心课程之一。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、深入阐述水污染控制、大气污染控制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环境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共性技术原理、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思路、手段和方法,为后续的污染控制工程.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,其任务是阐述污染防治工程中涉及的共性技术原理、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以及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思路、手段和方法。本课程教学资源丰富、教学团队实力雄厚、教学方式灵活,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,解决复杂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。